瀏覽量:64次
2019年,某市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監督執法人員到某公司進行職業衛生監督檢查時,該公司提供了在崗體檢員工簽署的《放棄體檢承諾書》,并書面聲明一切后果自負。對此,衛生行政部門并未完全認可。衛生行政部門根據《職業病防治法》第七十一條第(四)項之規定,對該公司存在的該違法行為責令限期改正,并給予了警告,并處罰款的行政處罰。
員工簽署的自愿放棄體檢的承諾是否有法律效力?
該公司反映,公司一直根據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為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提供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并由公司承擔體檢費用。 對于體檢,大多數員工比較配合愿意參加。但也還是有部分員工認為:體檢是員工的權利,既然是權利,員工可以有選擇權,員工可以選擇放棄。為此,該公司讓不愿意參加體檢的員工簽署書面的《放棄體檢承諾書》,該承諾書言明公司已經告知員工關于體檢的規定,但員工基于自己的原因,決定放棄體檢,并明確一切法律后果自行承擔。公司方面認為,公司反復動員員工參加體檢,但是有的員工基于各種原因決定放棄體檢(比如被檢測為職業病禁忌證被調崗,而出現薪資減少的問題),并且簽署書面聲明,公司認為已經盡了最大努力,對監管部門對其進行處罰,認為處罰理由不能成立。
那么問題來了,員工簽署類似的權利放棄的聲明,有效嗎?
法律的實施需要一定的強制力。為了讓法律得到有效執行,法律都會規定“法律責任”,也即規定了違反法律規定后的責任是什么,否則前面的規定就變成倡導性的了,沒有實質性意義。
《職業病防治法》第七章規定了用人單位不履行法定義務的法律責任,其笫七十一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衛生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可以并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四)未按照規定組織職業健康檢查、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或者未將檢查結果書面告知勞動者的……
一方放棄權利,意味著另一方要承擔責任時,這樣的權利是否能隨意放棄?
眾所周知,權利和義務對應。對于一方的權利,對于另一方就是義務。權利可以放棄,但是其對應義務是否就可以因此而不履行呢?一方不配合(放棄了權利),導致另一方的義務無法履行,該怎么辦呢?
如果單純從民法角度,特別是合同法的角度,一方的權利放棄,往往意味著另一方的義務得到了豁免而無需履行。例如別人欠你錢,你是權利人,對方是義務履行人。現在你自愿放棄這筆債權了,對方就不用再履行這個義務了。
但是,職業病防治涉及的不僅僅是借錢還錢這樣簡單的兩方法律關系,還有政府監管方。政府作為監管方,關注的是社會及公眾的利益。因此,有些貌似是雙方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政府還是要管,也不能不管。
以職業健康檢查為例,制度設計的本意,是通過職業健康體檢,早期發現問題以實現預防(對企業)和及時救治(對勞動者)。但是如果員工以某種理由放棄了,體檢制度設計的目的就無法實現。導致的結果可能是:以后有的員工得了職業病,如果能用醫保,那么責任就轉到了醫保,實質上是轉嫁到了公眾和政府(醫保也是公眾繳納的錢,還有政府在托底)。但如果不能用醫保,面對巨額的治療費用和因勞動能力受限導致的間接損失,員工和企業之前必然會有爭議。
因此,為了防止這種損害社會和公眾利益(包括可能的損害勞動者的利益)的情形發生,法律規定了企業的主體責任,其中就包括應當進行的職業健康檢查,不能隨意說不做就不做。
對于企業,法律明確規定了義務(例如本案中的職業健康檢查的要求),并且規定了不履行之法律后果,包括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可并處罰款。那么,企業如果選擇不履行,那就意味著選擇了“甘愿”被處罰。
對于員工,職業健康檢查是一種權利。但這種權利是否可以隨意放棄呢?在職業病防治領域(包括安全生產相關法律亦是如此)員工放棄權利,意味著企業會要承擔責任,當雙方產生糾紛后會被處罰。
總得來說,職業健康檢查對于員工,固然是一種權利,但同時也是義務。這才是對法律的準確解讀。
對于員工聲稱的“放棄權利”,如果認可,意味著企業可能會面臨監管部門的處罰。同時一旦員工得了職業病,即便簽了類似的放棄體檢的承諾書,員工還是會來找企業算賬的。實踐中我們發現,員工不配合的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公司的安排不科學不合理,以及相應的服務不到位引起的;當然也還有存在個別員工離職后抱著“撈一筆”的心態“敲竹杠”的。
另一方面,如果經勸說員工依然拒絕配合進行職業健康檢查,怎么辦?
對于崗前體檢,相信不會有什么問題,體檢不做,不能入職上崗,這個通過HR流程把控,一般不會有障礙,除非公司未建立或落實相關職業病防治基本制度,或是在前期對崗位的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識別時,未將相關或變化后的風險因素識別出來,導致相應崗位對應的體檢要求未體現。
問題比較多的是在崗期間的體檢。作為企業,要明白在崗體檢是法律規定,是企業的義務。因此,應當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條的規定,通過民主程序制定規章制度,對于未按規定參加體檢的,應采取暫停工作、調離原工作崗位等措施,甚至更嚴厲的措施(如果構成嚴重違紀甚至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不能讓未參加體檢的員工繼續在接觸職業病危害的崗位上工作,不然就面臨行政處罰的風險。
對于離崗時的體檢,又會是另外一種處理方式。對離崗特別是離職員工,如果其拒絕參加離崗體檢,企業無法運用上述規章制度來規制員工,也不能以不辦理離職手續為手段。
離崗體檢時《員工放棄體檢承諾書〉的內容實踐中,也只有在員工拒絕離崗體檢時,才可以用類似《放棄體檢承諾書》或類似的證明,來維護企業的權益。
這份承諾書的內容也有講究的,僅僅籠統的寫“員工自愿放棄離崗體檢,一切后果自負”,可能還是不夠的。企業需清楚,這份員工簽字的書面材料,未來是要作為證據使用的,要符合證據的相應要求。
經過這些年的實踐,我們通常會建議在這份書面材料中要包含以下內容:
1.員工基本信息;
2.何時告知員工離崗體檢的要求;
3.員工不做體檢要承擔的法律后果;
4.員工不愿意參加離崗體檢的原因等。
5.除了員工簽字,建議還應有其他員工或者主管等作為見證人(以證明員工簽字時是自愿的,沒有受到強迫或威脅等)。
離崗體檢,員工聯系不上怎么辦?
離崗體檢還有一種極端情形,有的員工根本就不來辦理離職手續,甚至都找不到其人。這種情況下,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應及時通過手機短信、微信等即時通訊方式保留企業已經告知的證據;
2.以快遞將離崗體檢告知書(及不履行的法律后果)寄給員工,并保留投寄和員工簽收的證據(建議戶籍地址和常住地址都郵寄);
3.廠區明顯位置處張貼類似要求離崗員工進行離崗體檢的通知。
一旦發生職業病,企業如未購買工傷保險,職業病病人的住院費、醫療費、藥費、路費、工資等全部由企業負擔;如已購買工傷保險,企業的保險費率將會增加。 對企業而言,出現一例職業病病人需要付出的代價是為一位員工進行職業健康體檢費用的幾十倍、上百倍甚至更高。因此,企業需要嚴格執行職業健康體檢,掌握勞動者健康狀況(異常變化),在職業病發生前加強職業病預防或調整崗位,以保障勞動者職業健康,降低企業職業健康成本。 職業健康檢查,事關勞動者健康,事關企業責任,切不可掉以輕心,切不可掉以輕心,切不可掉以輕心。
天鑒檢測作為華南地區領先的職業健康技術服務機構,擁有廣東省社會服務機構最全面的資質和能力和最大的客戶群體,能提供包括職業衛生檢測、評價、防護,職業體檢與健康體檢,放射衛生檢測評價、咨詢培訓健康教育(健康安全教育培訓考試網絡平臺),真正為用人單位打造一站式職業健康技術服務,幫助用人單位化繁為簡,輕松處理職業健康事務。
同時, 基于企業全面管理需求的“質量健康安全環保(Q HSE) ”管理理念, 天鑒檢測在企業環保檢測監測技術服務方面也具有雄厚的實力,被評為廣東省優秀環保檢測機構,同時在電子煙及其它產品檢測及安全管理方面也能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檢測和咨詢服務。如您有這方面需求,歡迎聯系咨詢,竭誠為您服務。服務熱線:400-6898-200。
[聲明]本網轉載網絡媒體稿件是為了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故此,如果您發現本網站的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的相關內容發至此郵箱【service@skyte.com.cn】,我們在確認后,會立即刪除,保證您的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