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經營單位在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簡稱建設項目)中,安全生產設施必須符合國家規定標準,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簡稱“三同時”),以確保項目投產后符合安全生產要求,保障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是謂建設項目”三同時“。
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004年1月9日《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都對“三同時”進行了明確規定和要求。2010年12月24日,國家安監總局為加強建設項目安全管理,預防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保障從業人員生命和財產安全,專門頒布《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簡稱《辦法》),2011年2月1日起施行。
為了預防、控制和消除建設項目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加強和規范建設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建設的監督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制定《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監督管理暫行辦法》。該《辦法》經2012年3月6日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局長辦公會議審議通過,2012年4月27日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51號公布。
職業衛生三同時主要包含三個工作: 職業病危害預評價、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根據項目實施階段相繼開展。
1、職業病危害預評價
對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在建設項目可行性論證階段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進行職業病危害預評價,編制預評價報告。
工作流程:接受委托→收集資料(包括現場調查)→擬訂評價方案→評價方案內審→現場采樣/檢測→實驗室分析→編制評價報告→專家評審→修改報告→專家組長確認→提交報告
2、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
存在職業病危害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編制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專篇。
3、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
建設項目試運行期間,建設單位應當對職業病防護設施運行的情況和工作場所的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監測,并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進行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
工作流程:接受委托→收集資料(包括現場調查)→擬訂評價方案→評價方案內審→現場采樣/檢測→實驗室分析→編制評價報告→專家評審→修改報告→專家組長確認→提交報告
以上三項工作對均可委托天鑒檢測開展,權威、公正、高效、覆蓋行業廣,并具有放射項目評價資質,是廣東省領先的第三方專業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
下一篇:26年來廣東已發現60余種職業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