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衛生防治工作是保護社會生產力和勞動者權益,涉職業危害企業在從事生產過程中產生或形成了粉塵、毒物、噪聲、化學等各種職業危害因素,長期接觸這些職業危害因素會嚴重危害勞動者的身體健康,因此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加以預防。
那么如何開展職業衛生防治工作呢?職業衛生管理涉及很多方面的工作,具體可分為職業健康教育、有害因素監測、職業健康監護、職業病防治、生產工藝和技術改造、職業安全衛生防護,企業想做好職業衛生防治工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貫徹落實國家相關職業衛生防治的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落實職業衛生防治責任制。
2、建立、健全職業衛生管理體系,組建職業衛生安全工作小組,制定并頒布職業衛生管理制度。
3、定期召開職業衛生工作會議,聽取工作匯報,審議年度職業病防治計劃和方案,落實職業病防治所需經費,布置、督查和推動職業病防治工作。
4、組織對本單位發生的職業病危害事故進行調查、分析和處理。
職業衛生防治小組可由作業場所或車間、采購部門、財務保障部門、人事資源管理部門、職業安全健康部門等負責人組成,負責本單位具體職業衛生管理體系的實施和運行,推動本單位職業病防治工作,對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負直接責任。其具體職責如下:
1、根據單位機構設置,明確各部門、人員職責。
2、制訂本單位年度職業病防治計劃與方案,并組織具體實施,保證經費的落實和使用。
3、制訂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督促有關部門按期執行并對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4、組織開展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與評價工作,建立職業衛生檔案。
5、組織本單位勞動者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并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及管理檔案。
6、組織本單位勞動者進行職業衛生法規、職業知識培訓,開展職業健康宣傳教育工作,并總結推廣職業病防治管理先進經驗。
7、檢查各部門職業病防治工作開展情況,針對存在的問題,制訂和落實整改措施。
8、經常聽取各部門、車間、安技人員、勞動者、工會代表關于職業衛生情況的匯報,及時采取措施。
9、對本單位內發生的職業病危害事故采取應急措施,及時報告,并協助有關部門調查和處理。
10、建立本單位職業病危害防治檔案,負責登錄、存檔、申報等工作。
11、負責職業病人的診斷與職業病鑒定工作的組織協調;建立職業病人診斷與職業病人保障管理檔案。
用人單位應當實施由專人負責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日常監測,并確保監測系統處于正常運行狀態,定期對工作場所進行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和評價。企業只有真正把職業衛生防治工作做在首要,把安全生產的責任落實到位,從源頭上保證員工的職業衛生防護,保證安全生產,企業才能保持健康長久的發展。
上一篇:職業危害預評價對企業的重要性
下一篇:為什么要做職業衛生檢測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