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單位負責人在職業病防治方面有哪些責任?該采取什么職業病防治管理措施?……為貫徹落實《職業病防治法》,加強全區的職業病防治,提高用人單位職業病防治第一責任人意識和自身管理能力,保護勞動者健康,寶安區衛生監督所全力抓好民生實事,率先在全市啟動小微企業(300人以下為小型企業,20人以下為微型企業)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培訓項目,今天下午,首期培訓班正式開班。通過培訓提高企業的職業病“守門員”的防控能力,筑起職業病發生的“防火墻”,預防和控制職業病事故。根據計劃,寶安區今年培訓小微企業職業衛生管理人員5000名;爭取用3年時間實現全區小微企業培訓全覆蓋。
【八成職業病發生在小微企業】
寶安區工廠企業多,職業病防控工作壓力大。據《深圳市安全管理綜合信息系統》顯示,寶安轄區內工業企業數15792家。目前,全區已申報職業病危害的企業4568家,直接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工人12.6萬人。
近5年來,寶安區確診的職業病,80%以上發生在小微企業。小微企業一旦發生職業病,后果嚴重,有的因此倒閉,有的轉化成社會問題。2009年12月,沙井德某昌科技有限公司,因企業管理人員缺乏職業病防范意識,在空調車間違規使用白電油,造成34人慢性正己烷中毒的嚴重事故,這家不足100人的工廠為此次事故支付了600多萬的治療和賠償費用,最終導致破產。
小微企業易發職業病,是因為多數小微企業未采用有效的職業病防護設施,未配備職業衛生管理人員,職業衛生管理水平低下,存在較大的職業病發生的風險。而職業病是可防可控的,培訓就是最符合成本效益的預防職業病手段。通過培訓,可以提高認識,消除無知,能讓落實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變為用人單位的自覺行動,效果事半功倍。
【創新培訓方式狠抓民生實事】
為強化企業負責人的守法意識,提升職業衛生管理水平,寶安區衛生監督所高度重視企業職業衛生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近年來,每年均開展多期工業企業負責人職業衛生知識培訓,有效地控制了轄區職業病的發生。但在培訓實踐中,他們發現有些企業對培訓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存在馬虎應付的思想,有的只派出保安員濫竽充數,有的上課看手機,課后不復習,對知識點的掌握不夠,達不到應有的培訓效果。為此,他們積極探索培訓新方式,引入培訓考核制度,努力提升培訓質量。
今年,寶安區衛生監督所提出了“小微企業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培訓”計劃,擬于今年培訓5000名小微企業職業衛生管理人員。
寶安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小微企業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培訓”項目,將其納入“2015年寶安區民生實事”并撥出專項經費160萬元支持該項目。
雖然《職業病防治法》明確要求開展用人單位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培訓,但未對培訓方式、培訓內容和考核進行細化。如何將這項民生實事落實到位,確保培訓效果?寶安區衛生監督所進行了多項創新,首先是組織重新編寫培訓參考教材。由于目前國家尚無統一的職業衛生培訓教材,而以前編寫的教材難以滿足當前工作的需要,為此,寶安區衛生監督所按照國家安監總局的要求,結合寶安職業衛生的實際,組織專業人員編寫了培訓參考教材。教材內容涵蓋了職業衛生法律、法規,職業病危害預防和控制基本知識,職業衛生管理知識等。
其次是購買服務,委托第三方培訓考核。通過公開招標,深圳市天鑒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中標,成為本項目的培訓服務機構。全區每個街道均設有培訓點。培訓采用小班教學形式,每期2天12學時,其中集中授課1天半,半天為上機練習及備考時間。培訓師資和課件由寶安區衛生監督所協助推薦,保證每期培訓班均有省市職業衛生資深專家授課,確保培訓效果。
第三,培訓結束后,學員要進行人機對話考試,考試采用閉卷形式,從500道題庫中隨機抽出80道題進行考試,考試合格后,才能發放《深圳市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培訓證》。
小微企業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培訓模式于2014年由松崗衛生監督所開始探索并試點,深受小微企業歡迎,參與培訓人員上課認真,成效明顯,培訓合格率達80%以上。寶安區衛生監督所及時總結試點經驗并在全區進行推廣。
【攻堅重點行業領域職業病危害】
根據廣東省安全生產委員會和市安委辦的要求,寶安區被列入廣東省2015年電子制造行業職業病危害隱患排查治理重點地區。
寶安區迅速成立電子制造行業職業衛生攻堅工作協調小組,加大對電子制造行業職業病危害隱患排查治理攻堅工作,使電子制造行業職業衛生管理達到省市提出的治理要求,形成齊抓共管的職業病危害監管工作機制,取締無證生產企業,督促企業落實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職業衛生管理工作明顯加強,工作環境得到明顯改善,職業病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全面提升依法治理的水平,為全省開展同類行業專項治理探索經驗。
據《2015年寶安區重點行業領域職業病危害攻堅工作方案》的要求,寶安區衛生監督所將電子制造行業正己烷、三氯乙烯、二氯乙烷、苯類溶劑等職業病危害整治工作列為日常監督工作的重點。
為了預防職業中毒發生,寶安區衛生監督所加強有機溶劑職業病危害預警,專門印發了《關于預防冬春季節職業中毒的通知》,幫助工業企業了解有機溶劑的職業病危害,要求用人單位,尤其是使用三氯乙烯、正己烷、粘膠劑的單位,必須掌握所用材料的化學成分、危害后果及防護特點,加強作業場所的通風排毒設施和個人防護,盡量改用低毒或無毒的替代品,密切關注生產工人的身體狀況,新工人應避免接觸三氯乙烯,禁止輪換制等。今年以來,寶安區、街道衛監所針對重點行業共發出《關于預防正己烷等有機溶劑職業中毒的通知》2000多份。
按照“零容忍,嚴執法”的要求,寶安區衛生監督所加大了監督執法力度,對落實整改措施不徹底或逾期拒不整改的企業,一律予以行政處罰。
今年1~6月,全區監督有毒有害企業1883家次,發現隱患792項,責令當場改正200項,責令限期改正592項,對存在違法行為作出警告41宗,罰款21宗28.7萬元。通過對重點職業病危害、重點行業企業、重點人群的強化監督,有效地防范了群發職業病和急性職業中毒的發生。
【排查“真空”消除職業病隱患】
寶安區正處于產業轉型升級期,小微型企業流動性進一步加大。為及時消除職業中毒和群發性職業病隱患,寶安區衛生監督所加大對監督空白點的監督力度。
寶安區衛生監督所、街道衛監所主動與安監辦、勞動站聯系,聯合開展執法檢查,形成監管合力,實現信息互通。充分利用環保、市場監管局提供的審批信息,對新建項目開展隱患排查。排查的重點是電子電器、五金電鍍、玩具制造、印刷、制鞋、家具、化工等行業。通過對監督空白點的隱患排查,及早采取干預措施,從源頭控制職業病危害。
今年1~6月,全區監督新發現企業106家。通過對監督空白點的隱患排查,可以及早采取干預措施,從源頭控制職業病危害。
寶安區衛生監督所還積極開展《職業病防治法》宣傳活動,今年4月25日至5月1日,開展了以“依法防治職業病,切實關愛勞動者”為主題的宣傳周活動,共印發職業衛生宣傳資料79750份。
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增強了用人單位的法律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提高了勞動者的職業病防治知識和自我保護意識,營造了全社會共同關注勞動者職業健康的良好氛圍。
來源:晶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