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深圳市生態環境廳網站獲悉,為進一步加強一般工業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管理,提升深圳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單位的環境管理水平,防范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環境風險,結合深圳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管理現狀,有關具體要求的通知如下:
一、切實承擔主體責任
產廢單位應切實承擔起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管理的主體責任,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和本通知明確的有關要求,落實崗位職責,明確責任人,加強崗位人員培訓,建立健全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全過程的污染環境防治責任制度,做到內部管理嚴格、轉移處置規范、管理臺賬清晰。
二、全面加強內部管理
(一)建立規范化管理檔案。產廢單位應結合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排污許可等文件和自身實際運營情況,從生產工藝、污染治理、事故應急、設備檢修、場地清理、原輔材料、產品庫存等各方面全面梳理明確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產生情況、理化特性和利用處置情況,建立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規范化管理檔案(具體參見附件1)。
(二)嚴格落實管理臺賬。產廢單位應按照生態環境部發布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管理臺賬制定指南(試行)》公告要求,建立管理臺賬(具體參見附件2)。臺賬應包括《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清單》《一般工業固體廢物流向匯總表》《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出廠環節記錄表》,其中,《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清單》應結合環境影響評價、排污許可等材料,根據實際生產運營情況記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信息,生產工藝發生重大變動等原因導致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種類等發生變化的應及時變更;《一般工業固體廢物流向匯總表》按月填寫,記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產生、貯存、利用、處置數量和利用處置方式等信息;《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出廠環節記錄表》按批次填寫,每一批次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出廠轉移信息均應如實記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管理臺賬保存期限應不少于5年。
(三)規范分類貯存。產廢單位應當按照《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20)等有關標準規范要求建設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設施,落實防滲漏、防雨淋、防揚塵等要求,按固廢類別進行分類貯存,禁止將一般工業固體廢物投放到生活垃圾收集設施,禁止將不符合豁免條件的危險廢物等混入到一般工業固體廢物收集貯存設施。貯存設施應在顯著位置張貼符合《環境保護圖形標志-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GB15562.2)要求的環境保護圖形標志,并注明相應固體廢物類別。
三、規范辦理環保手續
(一)落實申報登記管理。2021年度實際產生量100噸及以上的產廢單位,應在2022年3月31日前在省固體廢物環境監管信息平臺完成年度申報工作。對其他產生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單位,應要求企業納入省平臺申報登記管理,在本年度首次轉移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前,完成年度申報登記工作。
(二)落實跨省轉移手續。產廢單位跨省轉移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應按照《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固體廢物(不包括危險廢物)跨省轉移管理工作程序》的規定辦理手續。跨省轉移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的,需通過廣東政務服務網辦理固體廢物轉移許可,未經批準的,不得轉移。跨省轉移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利用的,需在省固體廢物環境監管信息平臺辦理備案手續,未完成備案的,不得轉移。
(三)落實轉移聯單管理。產廢單位轉移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應當按照規定填報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轉移聯單。納入轉移聯單管理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種類,應根據印發的《深圳市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管理名錄(2021版)》確定。
四、加強轉移去向管理
(一)直接委托利用處置。產廢單位直接委托利用、處置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應按照法律法規要求對受托方的主體資格和技術能力進行核實,依法簽訂書面合同,并在合同中約定污染防治要求。
(二)委托收集轉運利用處置。產廢單位產生少量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可委托市內有相應能力的收集單位進行集中收集,但應對收集單位下游的貯存、利用、處置去向進行核實,并督促收集單位及時反饋全過程的收集、利用、處置情況。嚴禁將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轉移到未落實最終利用處置單位的收集單位。
(三)加強對資質和能力核驗。產廢單位應通過資料審核、現場評估等多種方式,對委托方的技術能力、工藝設施、環境管理水平等進行綜合評估,擇優選擇,具體核驗要求可參見附件3,避免將一般工業固體廢物一包了之、一轉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