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中山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2017年工作總結和2018年
工作計劃的通知
各科室、執法監察支隊,宣教中心,火炬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安監分局,各鎮區分局:
現將《中山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2017年工作總結和2018年工作計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中山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2018年2月27日
中山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2017年工作總結和
2018年工作計劃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省安全監管局的關心指導下,市安全監管局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省、市領導同志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系列指示批示,強化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堅持“一崗雙責”要求不放松,全面完成安全生產監管各項任務。具體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2017年安全生產工作回顧
全市共發生各類安全事故1687宗,死亡309人,受傷1467人,直接經濟損失2186.52萬元,事故宗數、死亡人數、受傷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同比分別下降了1.35%、3.74%、6.38%、25.81%。其中,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708宗,死亡162人,包括冶金機械等工貿行業32宗、死亡35人;建筑業24宗、死亡28人;交通運輸和倉儲業650宗、死亡97人。發生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1宗,死亡4人,受傷2人,沒有超出我市“十二五”較大生產安全事故平均起數。
發生工礦商貿企業生產安全事故56宗,死亡63人,事故宗數、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13.85%、3.08%。 安全生產行政審批改革創新經驗獲中國安全生產報頭版頭條報道,職業衛生工作年度評價排名位列全省第五,違法違規企業曝光工作受到國務院安委會督查組表揚肯定,杜挺、胡永堅、馮毅強、楊冰4名同志獲得全國安全生產監管監察先進個人。
(一)安全生產責任體系更加完善。
一是市委市政府對安全生產高度重視。2017年召開市委常委擴大會議5次、市政府常務會議7次研究解決安全生產工作,6次聽取有關工作進展情況匯報;市委、市政府領導15次帶隊到鎮區、企業開展現場檢查、突擊暗訪,為各級黨委、政府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起到了表率作用。
二是市委、市政府聯合印發實施《中山市黨政領導班子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制度》,將安全發展的目標和要求轉化為可量化、可考核的標準,實施“一年一考一通報”制度;我局據此制定《中山市2017年鎮區黨政領導班子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充分發揮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的指揮棒作用,有效推動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與此同時,牽頭認真組織做好廣東省對我市2017年度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各項工作,匯總并編撰了責任制考核材料,圓滿完成各項考核工作。
三是各部門安全生產職責更加明確。制定《中山市安全生產委員會關于貫徹落實省和市安全生產“十三五”規劃的實施方案的通知》。結合實際起草《中山市委 市政府關于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積極推動將安全生產工作職責列入部門“三定方案”。
四是企業主體責任更加落實。推行為期三年的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百千示范企業”創建活動;組織開展規模以上企業主要負責人或安全管理人員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培訓班,全年共培訓1500余人;繼續創建工貿行業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工作,全年完成達標企業636家;制定實施《中山市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實施方案》,通過市場力量促進企業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二)監督和執法檢查更加深入。
一是全面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先后制定《關于強化安全生產檢查堅決遏制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的通知》、《特別防護期安全生產專項行動工作實施方案》等行動方案,嚴密組織、成效明顯。全市大檢查期間共排查出重大安全隱患119項,按時完成整改118項;打擊嚴重違法違規行為3871起;關閉取締企業112家,停產整頓473家,暫扣吊銷證照企業12家,經濟處罰3178.55萬元。強化執法處罰與媒體曝光雙輪驅動,累計曝光違法違規企業11批次合計49家,受到國務院安委會督查組表揚肯定,完成國務院、省督查組檢查發現問題的整改20項。強化大檢查過程管理與結果考核并重,凡大檢查期間發生一般生產安全事故的,按照死亡1人扣1分的標準予以考核。
二是扎實開展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治理。危險化學品綜合治理方面,制定《中山市危險化學品安全綜合治理實施方案》,提出了三年的治理任務目標和完成時限;建立并實施了危險化學品監管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并召集召開聯席會議2次;認真組織開展危險化學品和煙花爆竹領域風險點、危險源排查,累計排查出462個風險點、危險源;重點開展了危險化學品和煙花爆竹安全生產等六大項專項檢查督查工作,組織出動檢查督查人員3000余人次,檢查督查企業376家次,發現并整改安全隱患768處,整改完成率達100%;對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和煙花爆竹企業開展隱患幫扶治理136家次,排除安全隱患818項。
粉塵涉爆企業專項治理方面,出動執法人員3900多人次,檢查粉塵涉爆企業544家,覆蓋率100%,發現問題隱患3168項,按期完成整改3042項,正在進行整改126項,責令暫時停產停業整頓36家,立案處罰11宗,開展涉爆粉塵培訓班67期,培訓3300余人。
涉氨制冷企業液氨使用專項治理方面,對19家涉氨制冷企業開展全覆蓋執法檢查,出動執法人員260人次,排查整改安全隱患86項。冶金等行業有限空間作業條件確認工作專項治理方面,出動檢查人員620多人次,檢查冶金、有色、建材、機械、輕工、紡織等行業企業298家次,確認有限空間作業條件企業50家,排查整改安全隱患102項。工貿行業企業使用危險化學品安全專項整治方面,累計出動檢查人員3324人次,檢查排查企業1417家,初步排查確定工貿行業使用危險化學品企業845家,排查整改隱患783項,組織開展工貿行業企業使用危險化學品培訓班45期培訓3623人次。
職業衛生監管方面,對職業衛生違法行為實施警告155宗,經濟處罰56宗,罰款274.5萬元,同比分別上升121%、51%和35%。企業員工參加職業健康檢查人數達131291人,同比大幅增長36.34%;完成職業病危害因素定期檢測企業3975家,其中市重點監管企業完成檢測2018家,同比分別增長53.4%和94.8%;以上數據已連續4年實現了快速增長,職業病風險情況得到有效控制。職業衛生工作年度評價全省排名第5。 配合開展道路運輸安全方面,獲評全國“道路運輸平安年”活動成績突出市級管理機構。
三是大力組織開展安全生產暗查暗訪。制定暗查暗訪工作方案,由局領導帶隊開展暗查暗訪、“四不兩直”突擊檢查56次、檢查企業120家、發現并督促整改隱患325處。
四是嚴格執法,全年組織監督檢查生產經營單位78527家次,同比上升24%,全省排名第5;實施行政處罰437次,同比上升10.6%,全省排名第8;實施經濟處罰1838.4萬元(其中監督罰款680.1萬元),同比上升19.9%,全省排名第5。在全省率先實現鄉鎮安監機構安全生產執法監察標準化工作,提前三年完成省局要求。
五是繼續強化打非治違力度,受理安全生產投訴舉報400余宗,對安全生產違法違規行為作出行政處罰238次,罰款680.1萬元,有力震懾了存在安全生產違法違規行為的企業和個人。全年未發生安全生產領域突發群體性事件。
(三)事故防控體系更加健全。
一是加強事故規律研究分析,對2014年至2016年間發生的工貿行業生產安全事故進行了研究分析,撰寫了事故情況分析報告并應用于日常監管工作,有效遏制事故發生;根據事故發生特點、規律,及時發布各類事故預防預警信息13批次;嚴格執行《中山市安全生產誡勉約談規定》、《中山市安全生產預警制度》,全年共對事故多發6個鎮區實施預警和現場督導、對1個部門實施掛牌督辦。
二是切實加強風險點、危險源排查管控和重大事故隱患掛牌督辦。全面錄入城市風險點、危險源數據庫數據778項并督促加強管控。印發了《關于實施遏制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工作指南全面加強安全生產源頭管控和安全準入工作指導意見》,全面加強安全生產源頭管控和安全準入,有效防范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
三是開展工礦商貿企業生產安全事故調查處理。全年共依法調查處理并全部辦結56宗,建議給予政紀黨紀處分28人,移送追究刑事責任7人,實施經濟處罰1158.3萬元。
四是加強生產安全事故聯網直報工作,督促指導各鎮區較好完成生產安全事故信息錄入工作。
五是加強應急救援體制建設。全年共組織開展了汛期安全生產應急救援、煙花爆竹爆炸事故等應急救援演練80余次,參演人數達到3400多人。積極加強與中石化中山有限公司等企業積極溝通,探索構建企業組建、政府補貼、資源共享的兼職專業救援隊伍,目前已與中石化中山有限公司初步達成應急聯動機制,有效提高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的處置能力。
(四)改革創新更加深入。
一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關于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積極推進我市改革發展實施意見的出臺,明確了11項重點改革任務。
二是深化安全生產行政審批改革,全年累計辦理各類許可和審批170宗,全面完成“五率一數”100%工作,各項指標排名居全市第二。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申請網上受理、結果網上查詢,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相關經驗做法得到《中國安全生產報》關注并在頭版頭條刊登,“中山經驗”發揮重要的先行先試的“帶頭兵”作用。
三是強化職業衛生監管創新。建立了職業衛生監管信息平臺,建立服務規范、信息公開、誠信管理和質量抽查制度,加強中介服務機構監管,工作信息《改革創新 中山先行探索委托第三方抽查》獲得了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征文活動三等獎。
四是成立全市安全生產專家組并實施動態管理。制定《中山市安全生產專家組管理辦法》,遴選73名專家組建第一屆8個專業小組的專家組。五是推動落實安全生產網格化監管。出臺《中山市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工作管理辦法》,開發網格化管理APP,首批培訓500余名安全生產網格巡查員,有效提升了網格員的巡查能力。
(五)宣傳教育更加深入人心。創新“1+n”宣傳模式打造安全生產立體宣教矩陣,全年累計播放各類安全生產公益廣告近1100萬次。
一是繼續保持傳統宣傳陣地不放松,集中在中山電臺、中山電視臺進行公益廣告投放,策劃制作《安全生產系列報道》;在中山日報、中山商報、南方日報、南方都市報專版宣傳安全生產月新成績。組織拍攝制作6部安全生產宣教片,并在電視臺循環播出。
二是突出強化“互聯網+安全生產”新陣地,借助短信、網絡平臺、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新型宣傳載體,成功開展“安全生產和職業衛生海報設計大賽”、“守護生命”安全生產知識有獎競賽等活動,吸引了20多萬名市民踴躍參與;“中山安監”微信公眾號影響力長期位居全省安監系統前列,在中國安全生產報新媒體中心發布2017年第22期排行榜統計中位列全國第二,相關工作得到市領導肯定表揚。
三是深入推進中山市2017年“安全生產月”和“安全生產萬里行”活動。牽頭制定活動方案,聯合相關部門督促指導24個鎮區開展我市2017年安全生產咨詢日活動,創新運用“互聯網+”思維開展安全生產月系列宣貫活動,工作成果得到省安委辦充分肯定。
四是安全生產志愿服務活動見成效。全年累計組織開展志愿者服務活動168場 ,參與群眾達2.53萬人次,其中三鄉鎮安全生產志愿服務活動被中山電視臺專題報道。
過去一年,我們始終注重加強黨建工作,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歷次會議和十九大精神,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一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緊密團結在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周圍,堅定自覺地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定自覺地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教育實踐活動和實踐黨的十九大精神“陽光先鋒”進社區黨員志愿活動,積極做好肇慶市廣寧縣水口鎮湘下村精準扶貧和古鎮鎮古二村對口幫扶工作。認真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加強廉政建設。不斷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堅持用制度管事、按制度辦事。干部選撥任用、檔案管理、機要保密等工作有序推進。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力戒“四風”,嚴格"三公"經費管理,會議、公務用車、公務接待等公務活動進一步規范。
二、存在問題
雖然我市安全生產形勢總體保持穩定好轉,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和薄弱環節。
一是執法監督力度有待進一步增強。存在重檢查、輕執法的現象。
二是安全監管能力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監管人員專業素質不夠高,不敢擔當、不愿作為、不敢碰硬的問題不同程度存在,利用信息化監管手段能力偏低,應急處置保障能力不強。
三是企業主體責任落實不夠到位。企業負責人安全生產“紅線”意識不夠強,重效益、輕安全的傾向依然存在。
四是城市風險點日益增加,安全監管面臨新挑戰。大型商業綜合體、高層建筑、油氣輸送管道、危險化學品運輸等城市運行風險不斷凸顯,對監管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三、2018年安全生產工作安排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同時也是改革開放40周年。我們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省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全市中心工作,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奮力拼搏,堅決防范和遏制較大以上事故發生,推動全市生產安全事故總量和死亡人數繼續下降,著力提升全市安全生產整體水平。
為實現上述目標,我們要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強化制度建設,積極推動安全生產改革發展。
一是認真抓好《中共中山市委 中山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各項工作的貫徹落實,特別是要推動負有安全生產改革任務的職能部門緊密配合、通力合作,確保《實施意見》中規定的11項重點改革任務按時按質完成。
二是進一步創新安全生產綜合監管體系,繼續完善安全生產考核、督查、督辦和問責約談等機制。推動將安全生產職責寫入負有安全生產職責的部門三定方案。
三是全力做好安全生產“十三五”規劃實施和中期評估工作。認真組織實施《中山市黨政領導班子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制度》。研究制定市直部門和鎮區2018年度黨政領導班子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實施方案,強化考核結果運用,督促各鎮區和各部門積極履職。推動各部門、各鎮區按照《實施意見》落實相應層級領導分管安全生產工作制度。
(二)強化普法執法,切實推動企業全面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一是狠抓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關于全面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通知》要求的貫徹落實,確保各項措施在我市企業落地生根。
二是大力開展法律責任教育。研發企業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普法學習教育系統并組織培訓;向企業派發相關職責規定和應知應會手冊,抓好企業警示教育工作;推進企業負責人簽訂安全生產承諾書制度,著力推動企業自覺依法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三是加強監督檢查。采取“四不兩直”和聘請專家參與的方式對企業突訪暗查,及時發現和糾正企業存在的安全生產問題。
四是加大執法力度。制定執法工作計劃,明確目標、責任。切實改進重檢查、輕執法的現象,積極開展執法辦案,力爭行政處罰等執法統計主要數據進入全省前6,有效震懾各類安全生產違法行為,倒逼企業落實主體責任。
五是繼續開展“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百千示范企業”創建活動,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誠信體系建設,建立聯合懲戒和聯合激勵機制,不斷提升企業落實主體責任的自覺性。
(三)強化八項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構建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機制。
一方面,建立完善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體系,深入推進八項專項整治工作。
一是著力強化危險化學品和煙花爆竹安全整治,深化化工和危險化學品企業隱患專項排查,加大社會購買服務力度,完善危險化學品監管部門聯席會議制度;
二是著力強化涉氣及工貿企業安全整治,深入開展涉氣、涉爆粉塵、涉氨制冷、有限空間、冶金有色等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治理,確保按預定時間節點完成各項治理工作任務;
三是著力強化職業健康監管工作,做好本地職業病危害風險的控制和治理,完善職業衛生監管信息平臺,進一步加大職業衛生監管處罰力度,重點抓好鉛蓄電池和汽車維修行業的專項治理工作,加強高危高毒因素使用、超標企業管控,嚴防群體性事件發生;進一步深入開展工貿行業企業使用危險化學品檢查督查,加強跟蹤督辦,確保隱患和問題及時整改到位。
四是積極協調推進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建設工程項目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旅游及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專項整治。
另一方面,加強對事故案例的研究、分析、分類,梳理事故預防重點,做好事故預警信息發布;強化事故多發鎮區督導約談、通報考核、現場督導等工作并探索將其納入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建立事故調查處理長效機制,研究將事故調查工作與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掛鉤,督促分局積極開展事故調查;完善城市風險點、危險源的排查管控工作機制,落實部門安全生產風險管控工作責任,研究完善各行業領域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預警等制度。
(四)強化信息化和應急救援,著力提升監管保障能力。
一是按照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全國安全生產信息化“一張網、一張表、一張圖、一盤棋”的目標要求,結合我市安全生產監管工作實際,充分發揮利用現有各信息系統的作用,整合資源,打造信息共享、業務協同、統一高效的安全生產監管信息網絡,把信息化建設作為全面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工作的重要支撐。
推動建設統一的信息基礎支撐平臺和數據中心;加快整合完善各類業務系統;加強數據采集和分析應用;進一步做好行政執法監督系統案件錄入工作,全面落實案件錄入,確保案件辦理和網上錄入同步進行;不斷完善辦公自動化系統功能,提高工作效率;強化業務培訓,提升應用水平和主動運用信息化手段的意識。
二是持續提升應急救援指揮能力。采取企業組建、政府補貼、資源共享的原則,建設長輸管道、運輸車輛泄露等應急搶險專業救援隊伍;與省專業力量建立聯絡機制;推廣安全生產“雙盲”演練新模式;探索建立基本應急救援物質器材倉庫;不斷提高緊急信息的報送質量和報送速度,確保事故信息及時、準確上報。
三是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大調研、深調研,聘請專家開展《中山市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現狀與對策分析》調研,進一步明確今后的工作舉措和努力方向。
(五)強化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大力營造濃厚安全氛圍。
一是進一步優化宣傳方式和渠道,整合宣傳載體。加大對企業負責人、管理人員、員工的教育培訓力度,開展安全生產有獎知識問答和線上線下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知識培訓和測試。
二是繼續圍繞“安全生產月”和“我安全,我健康”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兩項重點宣傳活動,扎實推進宣傳咨詢日、主題教育、執法警示、應急救援演練、綜合督查等各項工作,充分調動全社會參與安全生產工作的積極性。
三是加強新聞媒體宣傳力度,弘揚安全文化。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網絡、微信、微博、出租車LED、戶外電子顯示屏、印制宣傳單張等多種宣傳形式擴大宣傳覆蓋面,在全社會營造濃厚安全生產氛圍,不斷提升企業負責人和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意識。四是加大安全監管人員先進事跡正面報道,樹立典型,弘揚安全工作正能量。
(六)強化自身建設,不斷推進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一是把黨的政治建設放在首位。繼續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結合“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打牢全體黨員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對黨和人民忠誠的思想基礎,帶領廣大黨員領導干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始終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實把全局干部群眾的思想統一到黨的十九大精神上來,把力量凝聚到實現黨的十九大確定的各項任務上來。
二是加強主體責任落實。認真落實市委十四屆二次、三次會議和市紀委十四屆三次會議精神,嚴格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堅決反對“四風”,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三是從嚴抓班子帶隊伍。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加強班子團結,真正凝聚共識、形成合力,以上率下;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大力營造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良好政治生態,公道正派、全面辯證地評價干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機制;繼續加強各項業務培訓,不斷提升監管水平,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硬的安全監管監察干部隊伍。
2018年,我們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省安全監管局的正確指導下,按市委“五頭并進”總體要求,求真務實、真抓實干,著力提升全市安全生產整體水平,努力保持全市安全生產整體形勢穩定,為加快建設創新中山、法治中山、文明中山、平安中山、美麗中山而努力奮斗。
信息來源:中山安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