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日《海合會低電壓電氣設備技術法規》正式生效。法規規定所有投放到海灣地區(包括阿聯酋、阿曼、巴林、卡塔爾、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也門)市場的低壓電器設備和裝置,凡是列入該技術法規強制認證目錄范圍內的產品,必須辦理海灣合格標志(G-mark)認證證書,即需要通過GCC認證,才能進入海合會七國市場。
該法規實施半年來,調查顯示,對企業影響主要呈以下特點:
產品出口風險陡增。由于EMC測試報告和安全測試報告均須由GCC認可的實驗室出具,GSO可通過控制其認可的實驗室資質和數量限制我國產品出口,同時利用每年夏季3個月假期以及必須提前至少3個月申請證書的條件,推遲證書發放可長達6個月,進而延長我國產品出口時間。另外,利用GCC證書只有一年有效期且期滿必須延期的規定,輔以每年是否新增標準,來控制證書的申請,從而增加對我國出口產品的控制,影響產品的及時出口,甚至出現取消訂單或索賠現象,企業面臨較大損失。
企業出口檢測認證成本加劇。每個樣品的GCC認證費用至少要幾千元,家電企業需要認證的產品少則幾十個品種,多則幾百個品種,涉及的認證費用高昂。國內檢測機構的報告審核和證書的代理費用大約需要1500~2200美元,預計企業完成認證檢測成本將增長30%左右。同時,該認證針對新增商標、客戶型號等存在檢測費重復征收的情況,同一款產品,每增加一個商標基本按全新檢測收費,新能效備案無論產品是否有變化,均需要每年重新注冊,重新檢測和收費,費用較高。
出口企業產品生產成本上升。新規實施后,電氣產品除必須滿足該技術法規中列出的安規項目外,還必須滿足電磁兼容EMC要求。為達到要求,一些企業或將對產品重新設計,更換線路板、元器件甚至電機,這些都增加了企業的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為通過認證而調整設計方案和模具、更換物料甚至供應商等一系列產品供應鏈增加的費用,可能數倍于認證檢測費用。
從法規內容和實施后的情況分析,目前出口海灣七國的家用電器產品檢驗檢測標準多數參照的是IEC的標準,檢測機構的檢驗能力能夠充分滿足要求,其主要問題在合格評定證書獲取的流程上,對于檢測機構和企業而言,都需要重新審視和磨合。結合法規和了解的相關情況,對出口企業提出以下建議:
掌握好GCC認證的時間節奏,及時獲得GCC認證或證書延期。出口企業和制造商需要多和具有資質的認證機構溝通交流,了解關于新法規實行后獲得合格標志的詳細流程,盡量避免因標準更新無法及時出證造成的損失。
新法規中增加了產品的風險分析,并要求企業出具相關的評估報告。建議相關生產企業引入先進的管理或標準體系,提高產品在設計和生產階段的風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