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 id="j048i"></em>
          1. ?
            廣東天鑒檢測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400-6898-200
            設為主頁
            收藏
            English

            服務查找:

            • 1
            • 2
            • 3確 認

            研討信息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新聞資訊 > 研討信息 > 正文

            放射性職業衛生監測評價機構

            時間:2016-10-27  作者:admin  瀏覽:4150 [ 返回 ]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以下簡稱《職業病防治法》)頒布以來,越來越多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深入廣泛地開展了職業病危害評價和監測工作。職業衛生技術服務可以分為兩種:醫療性職業衛生服務和非醫療性職業衛生服務,后者是由依法設立并取得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資質認證的專門機構,依據技術標準和法規,對職業病危害進行預評價以及對控制效果檢測和評價的一系列活動;是借助專業知識和相關技術來指導涉及到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用人單位進行職業病危害的防治,從而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保護勞動者健康及其相關權益,提高勞動者的健康素質。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施“安全小康”宏觀戰略目標的保障,也是構建和諧社會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放射性職業衛生監測評價機構

             

            一、放射性危害因素預防

             

            放射性防護工作是職業病危害防治工作的重點之一,電離輻射因其非直觀性和危害效應的潛伏性而愈發引起職業病防治機構乃至公眾的重視,其危害評價和防治工作也更顯復雜。目前,核輻射技術已在工農業、醫療、能源等領域廣泛應用,針對建設項目可能伴隨的輻射危害因素及其對工作場所職業人員健康的影響作出評價,可確定危害類別和程度,完善放射防護措施;在竣工驗收前,再通過輻射危害控制效果評價,確認放射防護措施的有效性,保證工作人員和公眾成員的健康。由此可見,通過前期預防,就應當使其輻射水平符合目前國際上對輻射照射所遵循的ALARA(aslowasreasonablyachievable)原則。

             

            二、放射性監測評價案例分析

             

            天鑒檢測作為從事職業衛生監測評價的技術服務機構,在遵照現行國家標準限值要求的基礎上,還注重對用人單位提出改進工藝、技術手段的建議乃至進行指導,進一步推行ALARA的原則,從而最大程度的降低輻射引發的隨機性效應發生概率。依照《職業病防治法》中第七條和第二十一條分別表述了優先采取先進技術、工藝,實施技術改造,有效防治職業病危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結合放射衛生監測評價工作,下面舉述3個案例對此進行闡述。

             

            案例1:某石化企業聚丙烯車間引進一些意大利進口設備,在幾個不同高度的蒸餾塔的不同位置上布置了10余臺料位計,采用的是Cs2137源,源活度為714×107Bq(2mCi)~317×109Bq(100mCi),以監測蒸餾塔內化工原料的位置。依據職業衛生標準對其進行放射防護監測和衛生學評價,指出了防護的薄弱環節:(1)部分貯源容器和對側探測器表面輻射泄漏水平偏高(空氣比釋動能率>10μGy/h),而相鄰位置的壓力、溫度儀表和閥門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觀察和檢修。不能排除某些非放射工作人員因靠近輻射源而受到超出公眾劑量限值照射的可能性,因此,應限制他們接近料位計;對于負責料位計檢修和調試的放射工作人員,工作時最好使用個人劑量計。(2)因源容器長期裸露,其放射源標識易丟失或因腐蝕而信息模糊。對個別源閘門耐力測試結果表明,限速裝置開關已滯澀,不符合相關的國家職業衛生標準要求。

             

            針對上述情況,并根據廠方提供的設備檔案和技術資料,我們提出了相應的整改建議:建議對部分設備增加適當的屏蔽防護,降低周圍輻射水平,減少不必要的照射;加強對涉源工作人員的健康監護、輻射安全教育和管理。

             

            該企業采納了評價報告中的建議,進行了整改之后,重新進行了檢測。結果顯示,安裝“密封源防護專用罩”和探測器防護屏后,距源容器表面5cm和100cm處的最高劑量及平均劑量水平均下降至整改前的1/2~1/4,設備改造后對其工作性能無任何影響。特制的放射源標識信息清晰翔實,警示作用明顯。同時,完善了放射工作人員健康監護檔案,規定了放射工作者的管理辦法。

             

            案例2:某水泥廠于2004年引進德國的核子秤2臺,先后投入運行。運行前曾經過放射衛生防護的監測。在第1臺設備安裝后進行了輻射場立體分布測量,針對測量結果,我們向使用單位和設備制造商說明了防護要點,并向管理者提出采取防護措施的建議。主要是核子秤的放射源在工作位時,源筒上側方1m內輻射劑量水平較高(空氣比釋動能率>215μGy/h);此外,源閘開關指示不清,警示標識不詳。我國現行職業衛生標準《含密封源儀表的衛生防護標準》和IAEA安全叢書中有關核子計應用指南均將215μGy/h作為控制參考水平。

             

            單位接受建議后,即著手整改,進行補救。在第2臺安裝時,使用單位與設備商對工作場所進行了防護改造,將核子秤兩側用固定護欄與周圍隔離,并懸掛了警示標識,防止無關人員靠近;考慮到生產水泥的環境粉塵較多、腐蝕性強等因素,將源閘開關等操作部件添加外殼保護,并加鎖固定,鑰匙專人保管,正前方安裝玻璃窗口以便觀察。測量結果表明,在操作位置的劑量率僅為0169~0190μGy/h,在護欄外側及周圍通道劑量率基本達到或接近本底水平。

             

            案例3:某市醫院引入醫用電子直線加速器裝置時,主管人員對相關的放射防護法規缺乏了解,在機房施工前未進行職業病危害預評價。直至主體工程建成后,職業衛生技術服務人員前往審查設計圖紙和勘察現場時,估測其主防護墻外泄露輻射劑量水平可能高于5μGy/h,其屏蔽效果欠佳,在設備尚未安裝前,建議院方采取補救措施。在對加速器能量、現場布局、屏蔽厚度等進行計算核實結果后,委托建筑質量檢測機構對墻體材料進行復核測量的結果表明,墻體材料密度值(213kg/cm3)遠低于設計密度(312kg/cm3)。我們針對院方和施工單位提出的幾種補救辦法進行了論證,最終建議院方采取在主屏蔽墻外側加砌墻體的方式,使墻壁外側的輻射水平降至1μGy/h以下(竣工后得到驗證,驗收監測中實測值最高為013μGy/h),彌補了屏蔽的不足。此外,還完善了通風措施,改進了原通風裝置效能不能滿足室內通風需求的問題。原設計無專用通風設施,僅采用空調,每小時換氣不足1次。我們根據同等能量的加速器采用類比法計算,推算其空氣中臭氧濃度最高可達2ppm,超過國家有關標準,而改為3~4次/h通風后,有害物質濃度能控制在011ppm以下,符合國家標準,并得以順利通過驗收并投入使用。

             

            三、放射性職業衛生監測評價須知

             

            以上是放射衛生工作實踐中3個較有代表性的案例,可見,職業衛生技術服務不僅是對職業人員的健康監護,也不限于對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檢測和評價,還包括對職業病危害防護方案、措施、手段的專業指導和技術支持。對職業病危害預評價、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固然是預防控制職業病危害的首要手段,但隨著科學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在先期干預缺位或歷史遺留問題未得到妥善解決時,指導、協助用人單位有效避免和減少職業病危害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手段。換而言之,職業衛生技術服務的職責和工作方法不能僅限于“(預)防”、還應著手于“治(理)”,這與我國職業病防治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是一致的。

             

            我國職業衛生建設已實現行政管理標準化,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職業衛生工作也應該盡快調整以適應新形勢下發展的要求。作為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在為企業進行技術服務的同時,與之密切合作,共同建立起互助、高效、雙贏的職業衛生一站式服務,也是職業衛生技術服務走向市場化、成熟化的必經之路。

            ?

            深圳總部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東莞惠州清遠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廣州佛山南沙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中山珠海汕頭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肇慶江門陽江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云浮梅州韶關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百度商橋

            熱線4006898200
            二維碼
            微信服務更貼心

            快速訪問
            天鑒檢測原天鑒測試
            第三方檢測機構介紹
            第三方檢測機構資質
            職業衛生檢測服務
            職業衛生檢測申請
            快速聯系
            電話:400-6898-200
            傳真:0755 26727113
            QQ :2134456687
            郵箱:service@skyte.com.cn
            總部地址:深圳市寶安67區留仙一路甲岸科技園
            版權條款
            版權聲明
            服務條款
            網站地圖
            Copyright©天鑒職業衛生檢測
            粵ICP備13016417號
            戰略伙伴
            意大利Centro Servizi Tecnologici(CST)
            中龍檢驗認證(香港)有限公司
            Top

            <em id="j048i"></em>
                  1. www.882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