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性粉塵專指在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粉塵。能夠較長時間漂浮于生產環境中的固體微粒。它是污染生產環境、危害勞動者健康的重要職業危害因素。長期吸入生產性粉塵會導致塵肺。生產性粉塵由于種類和理化性質的不同,對機體的損害也不同。按其作用部位和病理性質,可將危害歸納為塵肺、局部作用、全身中毒、變態反應和其他五個部分。
1、塵肺
塵肺是指在工農業生產過程中,長期吸入粉塵而發生的以肺組織纖維化為主的全身性疾病。按其病因不同又分為五類:
(1) 矽肺在生產過程中長期吸入含有游離二氧化硅粉塵而引起的以肺纖維化為主的疾病。
(2) 硅酸鹽肺是指長期吸入含有結合狀態的二氧化硅的粉塵所引起的塵肺,如石棉肺、滑石肺、云母肺等。
(3) 炭塵肺是指長期吸入煤、石墨、碳黑、活性炭等粉塵引起的塵肺。
(4) 混合性塵肺是指長期吸入含有游離二氧化硅和其他物質的混合性粉塵(如煤矽肺、鐵矽肺等)所致的塵肺。
(5) 其他塵肺長期吸入鋁及其氧化物引起的鋁塵肺,或長期吸入電焊煙塵所引起的電焊工塵肺等。
上述各類塵肺中,以矽肺、石棉肺、煤矽肺較常見,危害性則以矽肺最為嚴重。
2、局部作用
吸入的粉塵顆粒作用于呼吸道黏膜,早期可引起其功能亢進、充血、毛細血管擴張,分泌增加,從而阻留更多粉塵,久之則釀成肥大性病變,黏膜上皮細胞營養不足,最終造成萎縮性改變;粉塵產生的刺激作用,可引起上呼吸道炎癥;沉著于皮膚的粉塵顆粒可堵塞皮脂腺,易于繼發感染而引起毛囊炎、膿皮病等;作用于眼角膜的硬度較大的粉塵顆粒,可引起角膜外傷及角膜炎等。
3、全身中毒作用
吸入含有鉛、錳、砷等毒物的粉塵,可被吸收引起全身中毒。
4、變態反應
某些粉塵,如棉花和大麻的粉塵可能是變應原,可引起支氣管哮喘、上呼吸道炎癥、濕疹和偏頭痛等變態反應性疾病。
5、其他危害
某些粉塵具有致癌作用,如接觸放射性粉塵可致肺癌,石棉塵可引起間皮瘤。瀝青粉塵沉著于皮膚,可引起光感性皮炎等。
依據粉塵對人體的危害方式和傷害途徑,進行針對性的個人防護。
粉塵(或毒物)對人體傷害途徑有三種:一是吸入,通過呼吸道進人體內:二是通過人體表面皮汗腺、皮脂腺、毛囊進入體內;三是食入,通過消化道進入體內。
那么針對傷害途徑,個人防護對策:一是切斷粉塵進入呼吸系統的途徑。依據不同性質的粉塵,配載不同類型的防塵口罩、呼吸器、(對某些有毒粉塵還應配戴防毒面具);二是阻隔粉塵對皮膚的接觸。正確穿戴工作服(有的還需要穿連褲、連帽的工作服)、頭盔(人體頭部是汗腺、皮脂肪和毛囊較集中的部位)眼鏡等:三是禁止在粉塵作業現場進食、抽煙、飲水等。
上一篇:哪些職業危害項目須申報
下一篇:加強個人職業危害防范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