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生產環境中,由于生產操作等產生的一切噪聲,都稱為職業性噪聲或工業噪聲。噪聲過大能引起聽覺功能敏感度下降甚至造成耳聾,嚴重或會引起神經衰弱、心血管疾病及消化系統等疾病的高發。作業場所中的噪聲還嚴重干擾信息交流,影響工作效率,甚至引起意外事故。
噪聲對人體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既可以引起聽覺系統的變化,也可以對非聽覺系統產生影響。這些影響的早期主要是生理性改變,長期接觸比較強烈的噪聲,可以引起病理性改變。噪聲對中樞神經系統是一種強烈的刺激,能引起機能障礙,并通過神經系統作用于全身其他器官,尤其是心血管系統。據我國研究表明,噪聲作業場所的工人感到心煩、頭痛、頭暈、失眠、易夢、記憶力減退較為普通,并隨噪聲強度增大而神經衰弱陽性率相應增高,長期處在噪聲環境下勞動,特別是95分貝以上,神經系統受影響更嚴重。噪聲對人體作用最明顯的是聽覺器官的損害,輕則聽力下降,重則耳聾。
生產性噪聲引起的耳聾,屬于職業病。它是在強烈噪聲反復作用下,聽覺的功能發生變化,出現聽覺疲勞,聽力下降,下班后也不能完全恢復,進而發展成器質性病變造成內耳的退行性改變,出現職業性耳聾。
針對職業性噪聲有必要進行檢測和預防性體檢:
針對噪聲作業場所找專業的噪聲檢測服務機構進行定期噪聲檢測,得出檢測結果。預防性體檢是根據超過工業企業噪聲衛生標準的多少來安排:不超過10分貝的,3年檢查一次;超過11-20分貝的,2年檢查一次;超過20分貝以上的,每年檢查一次。
企業需主動防治降低職業性噪聲危害:
1、工業企業要加強領導,改革工藝,采取綜合措施,降低工業噪聲。在較強噪聲環境工作的人員,都必須配戴舒適方便的耳塞、耳罩等個人防護用品。企業應加強對工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的監管,并進行培訓教育,讓工人養成自覺防護的習慣。
2、對產生噪聲的生產過程和設備,要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以及相應的措施,用低噪聲的設備工藝代替強噪聲的設備工藝,從聲源上消除噪聲。目前有困難的可從傳播途徑與個人防護上進行防護,常用的方法有吸聲、隔聲、消聲減振及使用耳塞、耳罩等。
3、新建(包括引進項目)、擴建和改建工業企業,必須把噪聲控制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合理選擇廠址,認真審查設計并做好竣工驗收工作。
上一篇:印刷行業職業危害因素及防范
下一篇:職業衛生評價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