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職業病發生原因有很多,不同行業的職業病危害因素也都不同,防治職業病危害首先就要從源頭進行控制,對于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控制的取決于三個因素:即人為因素(直接接觸)、職業危害因素防護措施,以及職業有害因素作用條件。這三者的因果關系,決定了職業性病損的可預防性,而且只有采取預防的手段,才能防止職業病的發生。
(一)控制人為因素
為了預防職業危害因素對接觸者的危害,應重點加強第一級和第二級預防,以便及早發現受到影響的人。
1、加強個人健康監護,每年定期提供從業人員進行職業健康體檢。
2、加強個人防護,職業衛生個人防護用具包括呼吸防護器(防塵防毒用的口罩、面罩)。面盾(防紫外線)、防護服(防酸、堿、高溫)、手套(防振動)、鞋等。應根據職業危害接觸情況而選用。
3、保健膳食,為增強人體抵抗力,保護受職業危害作用的靶組織、靶器官、應根據接觸有害因素作用性質和特點,適當補充某些特殊需要的營養成分。如對高溫作業者,因大量出汗,鹽份、水溶性維生素、氨基酸分解產物大量排出,故應補充:①水份,少量多次;②無機鹽(尤其是氯化鈉,每天隨汗可損失20~25g);③蛋白質,使占 總熱量的13%~14%優質蛋白質占總蛋白質的50%;④維生素C(150mg)、B1(5mg)、B2(3~5mg)。食物宜清淡為主。
根據職業危害因素,應對接觸者,給予特殊營養。例如損害肝臟為主時,應給以保肝食物,如優質蛋白質,易吸收的碳水化物和多種維生素;對鉛作業工人補充維生 素C、低鈣膳食;苯的慢性作用主要損害造血系統,需補充優質蛋白質(保肝)、鐵、維生素C和維生素不B6,并應適當控制膳脂肪和總熱能。
4、加強健康教育 使人們正確認識職業有害因素,提高自我保健意識,自覺參與預防,并做好個人衛生和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不在車間內吸煙、用膳。
(二)職業衛生工程技術改善,貫徹落實衛生標準
應采用工程技術措施,盡早消除和減輕危害,預防和控制職工危害。著重在以下方面:
1、預防職業有害因素的發生 采用適當的生產工藝,包括加料、出料包裝等方法,以減少空氣污染,貯存中注意溫、濕度。用低毒物質代替高毒物質。
2、控制職業有害因素的擴散 對粉塵、有毒蒸氣或氣體的操作在密閉情況下進行,輔以局部吸風。有熱毒氣發生時,可采用局部排氣罩。
3、防止直接接觸 采取遠距離操作、自動化操作,輔以個人防護用品。
(三)控制職業危害因素的來源
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來源是引起職業病主要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接觸機會和作用強度(劑量),決定接觸機會的主要因素是接觸時間。因此,在保護職業人群健康時,還應考慮作用條件,通過改善環境措施,嚴格執行衛生標準來達到控制職業有害因素。
上一篇:如何預防職業病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