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東省安監通報了各地職業衛生監管情況,經綜合分析,全省第一季度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監管工作綜合評價前10名的地市(區)分別為:佛山、廣州、深圳、珠海、順德、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
全省共立案處罰154宗。其中,經濟處罰317.32萬元,同比(比2015年第一季度,下同)增長16.30%;停業停產整頓用人單位10家,同比減少56.52%;提請關閉用人單位5家,同比增長66.67%。廣州、佛山、深圳、順德、惠州、清遠、珠海、東莞、梅州、中山、肇慶、河源、江門等13個地市(區)對用人單位職業衛生違法行為進了行經濟處罰。廣州、佛山、東莞、深圳、汕頭、汕尾、揭陽等地市對用人單位職業衛生違法行為進行了責令其停業停產整頓或提請當地政府關閉的行政處罰。
截至第一季度末,全省完成職業病危害項目網上申報企業累計142089家,同比增加20.32%;第一季度新增網上申報企業4232家,同比增加6.76%。佛山、廣州、東莞、深圳、順德、茂名、中山等地市(區)完成職業病危害項目網上申報企業超過1萬家;順德、惠州、佛山、深圳、東莞、珠海等地市第一季度新增申報企業400家以上。
第一季度,全省共完成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329項,完成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328項,分別同比增長56.67%和44.49%。其中,佛山、茂名、廣州、深圳等地市完成職業衛生“三同時”數量超過30項;惠州、佛山、東莞、中山、珠海、肇慶等地市完成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數量超過20項。
第一季度,全省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勞動者351716人,進行職業健康檢查企業11206家,分別同比增長23.59%和16.46%。其中,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等地市進行職業健康檢查人數達4萬人以上;佛山、深圳、廣州、東莞等地市進行職業健康檢查用人單位達1000家以上。
根據第一季度摸查結果,全省寶石加工等15類企業有17457家,其中,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率為7.23%,警示標識與作業崗位告知卡設置率為89.32%,勞動防護用品發放及使用率為92.76%,基礎建設達標率為63.81%,主要負責人和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培訓率為75.66%。
(一)認真查擺問題,狠抓工作落實。
(二)深入開展職業病危害專項治理。
各地一要認真組織開展陶瓷生產和耐火材料制造企業粉塵危害專項治理。二要加強有機溶劑職業病危害專項治理。三要積極開展振動職業病危害專項治理。
(三)大力推進重點地區職業衛生攻堅工作。按照省安委會的統一部署,廣州市花都區、珠海市高欄港經濟區、惠州市惠東縣、肇慶市高要市、梅州大埔縣、陽江市江城區、揭陽市空港經濟區、汕尾市海豐縣、東莞市長安鎮、中山市大涌鎮、板芙鎮等縣(市、區)、鎮列入今年我省職業衛生重點攻堅地區。
(四)加大職業衛生執法力度,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一是要開展多部門協作的職業衛生執法監察聯合行動,凝聚合力,共同打擊職業衛生違法違規行為;二是要利用專項治理行動,嚴厲打擊使用有機溶劑等重點行業領域的違法違規行為;三是用好社會監督手段。對于立案查處的、職業病預防控制措施不達標等的企業要建立“黑名單”,定期曝光,定期報送證監會、銀監會等機構,從融資、信貸等方面加大對企業違法違規行為的遏制力度。
(五)強化責任擔當,依法、及時、妥善處置職業衛生信訪事項。要加強對勞動者上訪、投訴、舉報多且存在嚴重職業衛生違法行為企業的執法查處,堅決維護法律權威和勞動者合法權益。
(六)加強職業衛生宣教培訓工作,提高用人單位和勞動者職業病防治意識和能力。第二季度,各地要認真組織開展《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安全生產月”等活動,加大對《職業病防治法》和“二規定四辦法”等的宣貫力度,同時要把職業衛生相關知識列入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切實提高用人單位和勞動者職業病防治意識和能力。
以上內容轉自省安監局官網,內容有刪減,詳情請查閱原文http://www.gdsafety.gov.cn/xxfw/gwgg/tb/201604/t20160423_62126.htm
上一篇:廣州市舉辦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專題培訓班
下一篇:歐盟REACH法規附件XVII擬新增限制條款
深圳總部
東莞惠州清遠
廣州佛山南沙
中山珠海汕頭
肇慶江門陽江
云浮梅州韶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