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將“雙隨機、一公開”作為生態環境監管活動的基本手段和方式,聚焦發現和打擊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切實解決重復檢查、隨意監管、執法不公問題,推進生態環境監管制度化、規范化。
文件要求要全面提升執法監管效能,有效遏制各類環境違法行為,防范化解生態環境領域風險隱患,采取隨機抽查方式,要求各級生態環境部門應根據權責清單制定完善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其生態、水、大氣、土壤、固體廢物、化學品、海洋、氣候、輻射安全、環評、排污許可、監測、執法、應急等相關業務部門。
在對被抽查對象生態環境保護措施落實情況、污染防治設施運行情況、排污許可制度落實及證后執行情況、碳排放情況、輻射安全項目管理情況、固體廢物及危險廢物管理情況、化學品環境管理情況、生態環境監測社會化服務機構及環評單位報告(數據)質量、建設項目環評及批復落實情況、建設項目“三同時”制度落實情況、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情況、環境安全隱患情況等進行的檢查,均應采取隨機抽查的方式。
排查中發現存在生態環境違法問題的、信用評價等級低的企業要增加抽查頻次。監管工作人員現場發現違法行為的,要移交移送執法部門,執法工作人員在查處過程中應依法做好調查取證和證據固定工作。確有存在違法行為應予立案查處的,按照法律、法規規定的程序進行;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
在隨機抽查任務完成后的20個工作日內,將檢查時間、內容、結果等情況在地方政府或相關部門規定的平臺公開。按照檢查情況,發現問題已責令整改,發現違法行為已立案調查”等簡要的方式進行表述。實施行政處罰的,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后,納入國家有關信用信息系統。
天鑒檢測作為環境第三方檢測機構,自2010年即取得CMA資質,目前CMA認可環境檢測項目多達1700余項。在行業中位居前列!其中環境領域認可項目1200余項,包括空氣和廢氣,水和廢水,生活飲用水,土壤,噪聲等諸多類型,環境領域可承接水質監測、環保竣工驗收、環境應急預案、工廠環境檢測、室內環境檢測、排污許可證等相關業務。如您有這方面需求,歡迎聯系咨詢,竭誠為您服務,服務熱線:400-689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