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新聞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企業偽造監測報告,相關責任人被拘留!
時間:2020-11-04 作者:admin 瀏覽:1111 [
返回 ]
近日,國家生態環境部幫扶督察組及武陟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執法人員在對武陟縣大封鎮進行檢查時,發現武陟縣亞飛塑料制品廠、武陟縣建堂塑料制品廠、武陟縣海博塑膠制品廠三家企業出具的5月份監測報告數據完全一致。隨即,武陟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執法人員對三家塑料廠的負責人進行詢問。
武陟縣亞飛塑料制品廠、武陟縣建堂塑料制品廠、武陟縣海博塑膠制品廠的負責人均表示,此前為應付大封鎮政府的檢查,由于時間緊迫,偽造了監測報告數據,此次檢查仍然使用。因偽造監測報告,市生態環境局武陟分局依法對三家塑料制品廠作出了處罰,并將相關責任人移送公安機關進行拘留。
以上三家塑料制品企業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九條:“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及其環境執法機構和其他負有大氣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有權通過現場檢查監測、自動監測、遙感監測、遠紅外攝像等方式,對排放大氣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進行監督檢查。被檢查者應當如實反映情況,提供必要的資料。實施檢查的部門、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應當為被檢查者保守商業秘密。”的規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九十八條:“違反本法規定,以拒絕進入現場等方式拒不接受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及其環境執法機構或者其他負有大氣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的監督檢查,或者在接受監督檢查時弄虛作假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或者其他負有大氣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責令改正,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以下的罰款;構成違法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處罰”的規定,于是對三家企業作出了上述處罰。
1、評價標準需適用
常見問題:選用標準不當、沒有全面理解與正確執行標準。例如:濃度標準和總量標準執行方面已經從單純的濃度控制向濃度和總量相結合的控制方向轉變。另外,污染物排放標準中除濃度和排放量限值外,有些標準還制定了管理規定,這些規定作為標準的組成部分具備同等法律效力。
2、監測結果要準確
常見問題: 樣品采集過程、現場質控樣品采集、樣品運輸、貯存不符合監測方法、標準、規范要求,數據處理沒有按規范要求進行數值修約、保留有效數字,對質控措施有效性沒有作出評價,空白值、精密度、準確度指標不符合要求,離群數據未剔除。
解決辦法:對質量控制容易疏漏的環節如采樣、樣品保存、分析、數據處理全過程加強質量管理和監督,對質控指標是否符合監測方法、標準、規范要求進行適當評價,檢驗數據是否離群,對離群數據作適當處理。
3、計量單位、名詞術語規范
常見問題:使用了ppm、ppb 等非法定計量單位;錯誤地使用了法定計量單位符號。
解決辦法:組織監測人員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使用方法》,嚴格按照要求使用法定計量單位。
4、監測報告要合法
監測報告與合同一致性方面常見問題:
監測方法選擇: 選擇客戶指定的方法、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方法。選擇客戶指定的方法,要告知客戶所選擇的方法是否符合國家法律、法規、標準要求,使用非標準方法時要經過客戶確認。
監測方法偏離: 報告中應列出對監測方法偏離、增添、刪節等信息,并與客戶的書面確認記錄保持一致。
附加信息: 例如,客戶要求對監測結果的不確定度進行評定等信息,監測報告中的不確定度評定結果要符合合同中客戶要求。
5、信息完整、一致
原始記錄要具有原始性、可復現性、追溯性(特別是監測方法、規范),對監測條件有具體要求時應詳細記錄。有些信息作為監測參數可以直接用來計算結果,有的作為監測結果的必須環境條件,可以為監測數據的法律效力提供支持。總之,既要保持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又要注意原始記錄和監測報告的一致性。
6、數據的邏輯性、相關性
常見問題:監測數據邏輯關系混亂,自相矛盾。
解決措施:對監測報告中涉及的監測數據相關性進行邏輯比較和計算檢查,按照各指標間的相關關系,檢查各指標間的數值有無矛盾之處,將理論值與實測值進行比較;對監測數據進行分析、比對、驗證,找出異常數據及其產生原因,審核其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