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一個人的活動,不是被高尚的思想所鼓舞,那定是無益的、渺小的。屠格涅夫曾說過:“生活中沒有理想的人,是可憐的人”。
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我們可以很清貧,困頓,低微,但我們始終不能放棄的東西就是理想。我們要堅信,只要有夢想一天,只要夢想存在一天,就可以改變自己的處境。人類需要有夢想,需要有一種為偉大的事業奉獻的情操,而不是過度地注重自身的利益。我們要胸懷夢想,要眺望遠方,去尋找那座已為我們照明道路的燈塔。無論夢想怎么模糊,它總是潛伏在我們的心底,使我們的內心不再是一灘死水,鼓勵著我們,直到這些夢想成為事實為止。
當我們靜下心來感受周圍的一切時,我們可以嗅到這樣一種氣息----盡管在物欲橫流的今天,夢想卻猶如一方凈土充實在人們的內心。現今社會都提倡中國夢,在我們攜手前行的道路上,有一種東西,它看不見摸不著,卻在人們的心中產生一股神秘且巨大的力量,支撐著我們克服重重的困難。
也許我們會問這樣一個問題:“我的夢”與“中國夢”會有什么聯系?相比較下來,“我的夢”顯得如此的渺小,但是和“國”聯系在一起的“夢”不再空洞,和一個個“我”聯系在一起的“夢”不再抽象。
當今社會所提倡的“中國夢”不是一串串又長又難記的GDP指數,不是書店里最暢銷書榜上的“花魁”,不是外國媒體派送的花籃或炮制的標簽,這里所提到的“中國夢”它屬于每個中國人。這個夢所承載著的含義更為深厚,它寄托了每個國人的希望。每個社會個體都能在激烈地競爭中實現自我價值,它為每一個人實現體面勞動,尊嚴生活,合理上升提供最大的保障。作為21世紀的莘莘學子中的一員,我們要守護住我們的夢,在改變自身命運的過程中守護相望,共同坦當,為這個時代,這個社會,這個國家及至民族,注入更多的自信,溫暖與希望。
拋開一切復雜的因素和情感的糾葛,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都會有很多不同的夢想。雖然在這些階段中,夢想不同,但追求夢想的信念從未改變,我們不忘初心,我們始終堅信夢想能給我們前進的力量。然而追夢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它充滿了荊棘,需要我們不斷去探險。有一位名人曾說過:“人生道路上要懂得用行動去療傷”。不管前方道路怎么樣,我們都要始終相信:夢想需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
今天的我們是幸福的。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夢想的國家,我們可以很驕傲地跟全世界說,我們的夢想有中國這個強有力的保護傘為我們遮風擋雨。我的夢,中國夢,一定會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