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海區在環境監管上再出“硬招”!南海區環保局對外發布環境監管嚴控區域圖,明確將重點監管3個敏感區和11個重點區,推進南海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近年來,南海出重拳打擊環境違法犯罪行為,但仍存在污染企業反彈,部分區域信訪量大的問題,為此,南海區環保局今年專門劃定南海區環境監管嚴控區域,實行精準打擊。 嚴控區域分為3個敏感區和11個重點區,敏感區是指地理位置敏感,存在潛在風險,容易造成投訴量短期內激增而需引起重視的區域;重點區則是指環境投訴量比較突出,污染企業集聚,清理后容易反彈,需重點監管的區域。佛科院周邊、南國桃園、中信山語湖片區等均在嚴控區域內。
按照部署,嚴控區域內的企業將是環境監察的重點對象,環保部門將加密巡查頻次,結合雙隨機抽查、三查九嚴管、錯時執法、行業整治、季度專項行動等手段,針對嚴控區域內企業開展檢查執法,做到“查處一個企業,震懾、規范一個行業,觸動一個區域”。 值得關注的是,嚴控區域實行動態調整機制,當原嚴控區域環境得到有效改善后,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如重點區域降為敏感區域,敏感區域降為一般區域,反之亦然。南海區環保局環境監察分局局長陸鍬曉表示,將以全國污染源普查為契機,徹底摸清嚴控區域污染底數,對企業信息登記造冊,同時結合信訪系統、在線監控、日常監測等技術手段,實現“人防”+“技防”精準打擊環境違法行為,推進南海環境質量持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