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行業、崗位的職工或將有“定心丸”。6日,廣州市人社局公開征求《廣州市工傷預防項目實施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意見稿”)意見,表明為了從源頭上減少工傷事故發生、保障職工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開展相關的宣傳、培訓、職業健康監護、檢查等項目,資金來源于工傷預防費。
意見稿明確,此辦法適用于針對參加廣州市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和參保職工以及社會公眾開展工傷預防項目等相關工作。工傷預防項目的資金來源為工傷預防費。工傷預防費納入年度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管理,嚴格按照相關文件規定從基金中據實列支,專款專用。
工傷預防項目包括工傷預防和安全生產政策宣傳、工傷預防培訓教育、工傷預防性職業健康檢查、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四大項目。對于后兩個項目,用人單位可二選一,也可同時參加,且需在項目完成滿3年后才能再次參加。
其中,職業健康檢查項目,是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的高危行業在崗參保職工,確定高危崗位參保職工的職業健康檢查項目。及時發現職工職業病隱患及疑似職業病,促進用人單位改善工作環境,降低職工職業病危害風險。
而危險因素檢測項目,則是對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的高危行業用人單位,確定高危用人單位工作場所有毒有害因素的具體檢測項目。并根據檢測評價報告提供的技術性意見,協助用人單位改善生產設備和相關生產環境。
來源:金羊網-新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