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晚,位于淮南田東地區的安徽德邦化工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發生爆炸,雖然未造成人員傷亡,但群眾懷疑泄漏的氣體對人體有害。
今晚20時20分,記者來到安徽德邦化工有限公司門口,見到有多輛消防車停在門口,民警還在公司門口拉上了警戒線,防止有群眾進入廠區。記者剛進入廠里,就看到廠區中央位置一個幾十米高的合成塔上冒著火苗,4輛消防車停在下面。
一名消防人員告訴記者,這次爆炸位置處到塔頂部,泄漏出的氣體為氫氣,可能是頂部有氣體泄漏遇到明火才發生的爆炸。“如果爆炸位置處在塔底部,合成塔周圍的其它罐體肯定也要被炸掉,泄漏的氣體會更多,周圍居住的群眾都可能要進行疏散。”消防人員說,罐體內的氣體用不了多久就排放完后,險情便會解除。采訪中,記者和消防人員又聞到有一股泄漏的氨氣飄過來。爆炸事故發生后,記者還看到當地環保部門人員也趕到現場查看情況。
“爆炸在晚上7點多鐘發生的。”住在該公司邊上的陳女士告訴記者,當時她正端碗吃飯,嚇得她手一抖,稀飯都撒了出來。陳女士說,安徽德邦化工有限公司是2002年淮南市招商引資的外資股份制企業,是收購原皖淮化工廠氨堿裝置和田東熱電廠而組建成的公司,公司在這里生產后,他們就經常聞到車間里有氨氣泄漏出來,由于這種氣體對身體有害,居民們都很擔心。
名詞解釋:
氨(NH3)是一種無色而具有強烈刺激性臭味的氣體,比空氣輕(比重為0.5),可感覺最低濃度為 5.3ppm。
氨是一種堿性物質,它對接觸的皮膚組織都有腐蝕和刺激作用。可以吸收皮膚組織中的水分,使組織蛋白變性,并使組織脂肪皂化,破壞細胞膜結構。
氨的溶解度極高,所以主要對動物或人體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蝕作用,減弱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濃度過高時除腐蝕作用外,還可通過三叉神經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臟停搏和呼吸停止。
氨通常以氣體形式吸入人體,進入肺泡內的氨,少部分為二氧化碳所中和,余下被吸收至血液,少量的氨可隨汗液、尿或呼吸排出體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