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陶瓷產業是梅州久負盛名、最有特色的傳統產業之一。自宋元時期始,大埔陶瓷便通過海路暢銷世界,成就了大埔“青花瓷的敦煌”美譽。按照《大埔縣陶瓷產業振興發展規劃(2014-2019)》,力爭2019年將陶瓷產業培育成為百億元產業,最近幾年每年以約20%的速度增長,發展勢頭向好。
大埔縣在做強做大陶瓷產業的同時,更加注重陶瓷制造行業安全生產,大力改善企業工作環境,有效控制職業病危害,2016年全力做好陶瓷制造行業職業衛生攻堅,并取得了較好成效,攻堅工作達到“七個100%”:21家規模以上陶瓷制造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管理員參加上級部門舉辦的教育培訓率達到100%;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率達到100%;涉害從業人員健康體檢率達到100%;職業衛生管理制度、職業病危害告知等,職業衛生基礎建設達標達到100%;購買符合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個人勞動防護用品發放并指導從業人員正確佩戴達到100%;企業開展隱患排查治理,隱患排查自查率達到100%;企業對從業人員進行教育培訓并考核達到100%。
一是加強領導,精心部署。
市縣兩級制訂了陶瓷制造行業職業衛生攻堅工作方案,成立梅州市安全監管局局長和大埔縣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的陶瓷制造行業職業衛生攻堅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大埔縣高坡鎮、光德鎮、桃源鎮、湖寮鎮、洲瑞鎮和高坡陶瓷工業生產基地21家規模以上陶瓷制造企業為重點攻堅對象,并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進行部署推進。
二是加強宣傳,強化培訓。
以“安全生產月”和《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等活動為契機,利用網絡、廣播電視、微博、短信等多種形式,廣泛開展職業病防治宣傳。7月上旬對21家規模以上陶瓷制造企業主要負責人進行了教育培訓,認真學習借鑒清遠市東鵬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和宏海實業有限公司職業衛生攻堅工作的經驗做法;7月下旬,對21家規模以上陶瓷制造企業安全管理人員及檔案管理專職人員進行了專項教育培訓,并對21家規模以上陶瓷制造企業的職業衛生檔案管理作了統一模式規范。
三是政府買單,服務企業。
大埔縣政府撥出專項經費15萬元,以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委托職業衛生服務機構免費對21家陶瓷制造企業作業場所進行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為企業提供科學的技術數據指導,提高職業衛生現場監管的有效性和針對性。還統一制作職業衛生管理信息公告欄、警示標識等免費發放給企業。為方便企業員工就近體檢,減少對工作的影響,切實提高接害員工的參檢率,市疾控中心到大埔縣高陂鎮陶瓷生產工業基地開展職業健康檢查“送檢上門”服務,對大埔縣21家規模以上陶瓷制造企業的276名接觸職業病危害勞動者進行集中體檢。
四是加大投入,完善設施。
為有效改進企業工藝技術,完善工作場所職業病防護設施,職業病防治從源頭抓起,一年來,我市大埔縣21家規模以上陶瓷制造企業共投入800多萬元,對粉塵危害比較嚴重的崗位采用布袋抽風除塵、水簾除塵、密閉除塵等工藝技術設施改造,從源頭降低粉塵對員工的危害。
五是加強督導,嚴格執法。
省安全監管局職業健康處室領導和相關專家,市安全監管局負責人等深入車間檢查指導,現場抽查職業健康檢查人員,檢查臺賬管理等,指出存在問題,有力促進了企業的提升工作。一年來,市縣兩級安監部門聯合人社、衛計、工會、工商、質監、消防、陶產辦等部門開展陶瓷制造行業職業衛生攻堅專項執法檢查,共檢查企業72家次,排查治理隱患216項,立案6宗,行政罰款3宗,有力督促了企業落實主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