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環保考核是以體制改革釋放環保新動力,最大程度實現“以評促建”,引導政府的施政行為,落實“一崗雙責”和“黨政同責”,促進地方環境質量的改善,約束主要污染物的排放。
廣東省清遠市2016年第三方環保考核的季度考核結果日前向社會和黨政機關公布。清遠市環委會對考核工作進行了全面的總結,并對第四季度及2017年度環保考核進行部署。清遠市環委會委托第三方進行環保考核成效初顯,為地級市環保考核制度的改革提供了較好的借鑒。
在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推進過程中,黨中央推出以“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為主導的“1+6”改革“組合拳”,將體制改革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以完善制度和健全機制為著力點,強化理念、制度和行動同時推進,希望用體制改革全面釋放環保新動力。制度保障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之一就是完善干部考核評價機制、構建新型環保考核體系,改變地方領導者唯GDP至上的粗放式發展觀念,重視環境生態保護,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筆者認為,在生態文明建設新形勢下推進環保考核制度改革刻不容緩,而第三方考核機制的引入可以克服現有環保考核機制許多不足,最大程度發揮環保考核的“方向標”和“指揮棒”作用。
引入第三方考核機制能充分發揮第三方機構的科研能力,構建科學合理的考核指標體系。通過研究,清遠市第三方環保考核整合了國家層面的“氣十條”“水十條”“土十條”等相關環保行動方案和減排、總量控制要求,以及廣東省層面的“南粵水更清”等環保任務,實現“多考合一”,避免重復工作,改變環保考核疲于應付流于形式的現狀,提高考核效率和效果。第三方機構通過實地調研,以清遠市各地區不同類型主體功能區為評價單元,建立了與主體功能定位和發展方向相一致的環保考核指標體系,逐步實現“一區一考”。結合各考核指標權重的差異化設置,構建具有精細化、易操作、可達可控及動態把控等特點的全新環保考核指標體系,實現環保考核對區域科學發展的引導、激勵、調節和監控作用。
引入多種考核方式,讓環保考核落到基層和企業,能夠真實反映環保任務開展情況。現有環保考核多以資料報送、領導匯報、文件查看等書面考核的形式開展,難以全面核查地方環保工作開展情況和問題所在。第三方機構的加入,根據需要開展現場核查、明察暗訪、隨機監測、專項任務考核、公眾滿意度調查等工作,將環保考核下沉到相關部門和企業,及時反映地方環保工作中的紕漏,增強事前診斷和以評促建的功能。
同時,引入第三方環保考核機制后,考核方和被考核單位及政府都沒有直接的利害關系。打破了以往由環保部門“自己考自己”的傳統模式,考核過程不受外力阻礙、考核結果更具公信力。第三方考核克服了地方保護主義壁壘,保證考核過程和結果的公平公正性。第三方專業機構的獨立性還實現了對黨委政府、市直部門等多方的專業考核,將“黨政同責”落到實處。
第三方環保考核的著力點不再是地方環保資料文件的多少,而是通過第三方對地方環保工作開展進度和環境質量改善情況進行動態考核,由季度到年度循序漸進,對地方環境質量變化和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全過程的監督和指引。
此外,政府購買第三方服務在減輕基層負擔的同時,增強了考核實施靈活性。黨的十八大強調要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轉變政府職能,在公共服務領域更多地利用社會力量。在此背景下,第三方環保考核機制的實施既實現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的服務模式,減輕了基層政府負擔,還在考核方法和考核體系等方面實現了靈活轉變、系統改進的特點。
第三方環保考核機制通過克服現有考核的眾多不足,實現了環保考核客觀公正、科學合理及全面高效,同時也對我國環境保護工作和生態文明建設也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第三方環保考核實施過程中,環保工作的一手數據收集和整理有利于推動我國環境大數據的建設和發展,提高環境科學研究對管理與決策的支持力度。第三方考核機制為環保系統內打破條塊分割、各管一段的現象提供思路。在塊上注重責任清單化,在條上規范和加強環保機構和隊伍建設,強化環保部門統一監督管理,提高整體效能。同時,第三方機構對環保考核指標體系的改革體現了我國環境管理由單純總量目標削減,向基于質量目標的分區、分類、分級理念,有助于實現精準管理和全過程調控。第三方環保考核機制的落實可以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硬抓手”,協同干部考核評價機制,從根本上轉變領導干部片面追求GDP的發展理念,充分調動各級領導干部抓綠色發展、做環保工作的積極性,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建設核心要義和發展轉型方法落到實處。
在環保工作垂直管理的大形勢下,提高地方政府對第三方環保考核機制的認識高度、推進力度及實踐深度,對地方政府推動大環保、大監管和大環境管理有著積極長遠意義。第三方環保考核是以體制改革釋放環保新動力,最大程度實現“以評促建”,引導政府的施政行為,落實“一崗雙責”和“黨政同責”,促進地方環境質量的改善,約束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從而讓地方政府全面兼顧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實現“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統一協調的發展理念。
來源:中國環境報(梁明易 楊婧 任思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