潔潔餐公司將清洗出來的餐具送進位于豐臺區海戶路的飯店。
5家餐具消毒企業部分送貨名單
餐具之憂
從2月21日開始到3月4日,京華時報記者對5家消毒餐具生產企業的送貨車輛進行了跟車探訪,發現使用這5家企業消毒餐具的飯店餐廳遍布全市,其中還有一些連鎖餐飲企業。
5企業日均影響3萬食客
在如此的衛生狀況下,這5家餐具消毒企業每天能生產多少餐具,能影響多少消費者?
北京康興消毒餐具總廠負責裝箱的工人表示,平時他們每天可洗出600多箱餐具,旺季時能達到800多箱,每箱有24套餐具。據多名工人介紹,每輛金杯車可裝餐具70至90箱不等,每天可送餐具15000余套。該廠的孟姓老板透露,目前約有100家飯店使用該廠的餐具。
康興消毒餐具分廠每天送貨兩次,每次裝車百余箱。與總廠不同,分廠每箱裝14套餐具,分別送往海淀、西城、豐臺區的多家餐廳。這些餐廳多為非連鎖的中等餐廳,每家餐廳約為15桌左右的規模。
根據記者掌握的送貨單及其他工人描述,康興分廠一天最多生產消毒餐具4000套左右,共有50多家客戶。偶爾遇到飯店臨時缺貨的情況,公司還會加派車次去送貨。
餐潔仕消毒餐具廠老板娘介紹,這家工廠已建成5年,投資40多萬。據了解,該廠包裝的餐具送給飯店每套收取8角錢,她可以凈賺1角,每箱20套。廠內每天能包裝餐具約200箱,生意好的時候,每天能送出180余箱,在生意淡時,也能賣出90來箱。據記者測算,這家工廠每天銷售的餐具為1800套至3600套不等。該廠的供貨單顯示,餐潔仕消毒餐具廠共給30多家餐館配送餐具。
記者在綠源潔美消毒餐具廠了解到,在過年期間的淡季,該廠每天送出約5000套餐具,分早上和中午兩趟車送出,每趟車最多裝80箱,每箱18套。“現在過年,很多餐館都沒開門,旺季至少要翻番。”老板介紹,在年后,尤其是節假日,每天都要送出上萬套餐具,至少4趟車送貨。老板娘自己稱,目前先后共有94家大小餐廳與該廠簽訂了送貨合同。
潔潔餐消毒有限公司車間主任史先生透露,該廠一般每天消毒約4600套餐具,忙時會增加至8000套左右。
據記者計算,僅上述5家大小不一的消毒餐具廠,平時每天生產的餐具總量便超過30000套,而在旺季時每天會有超過40000套餐具被送上餐桌,涉及的餐館約300余家。
京華時報記者發現,這些使用消毒餐具的餐廳并無其他餐具配備,遇到一些要求不使用消毒餐具的顧客,餐廳會將一些已經使用過的消毒餐具自行清洗后送上餐桌。
按照食客每人使用一套餐具計算,這5家企業一天能影響到3萬人次,一年影響超過千萬人次。
此前官方公布的數字顯示,北京大大小小的餐具消毒企業有200多家。
涉及連鎖餐廳及如家快捷酒店
京華時報記者跟車發現,潔潔餐消毒有限公司的一家送貨車輛將餐具送到了天虹購物中心內的一家名為丁丁洋的火鍋連鎖餐廳。據了解,這家丁丁洋火鍋連鎖餐廳在北京有多家分店,以經營回轉火鍋為主。
3月1日中午,康興消毒餐具廠的一輛送貨車將餐具送到了北京西站西側北恒大廈6層如家快捷酒店內的餐廳。該餐廳裝飾風格與如家酒店類似,但餐廳的經理稱,餐廳是老總私人的,與如家酒店無關。
而康興消毒公司所送貨的另外兩家分別名為憶回味和憶回味湘土菜館的餐館則均為東方食谷餐飲有限公司旗下的中式餐品餐廳。
餐廳
不會查看清洗流程
在康興消毒餐具公司送貨的幾家餐館中,記者選了其中4家進行回訪。記者以要開餐館,想了解一下如何購買消毒餐具為由,向餐館相關負責人了解相關情況。
4家餐館分別位于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以及中國農業大學附近。因為靠近學生群體,價位適中,故客流量較大。每一家餐館負責人都告訴記者,并不會去查看餐具分裝流程,“地方太遠啦,又不好走,直接讓他們送過來就行了。干嗎費這個勁。”檢查餐具是否干凈的標準就是“看起來是亮的,上檔次就可以。”而并不會專門送檢以檢查消毒是否符合國家標準。
該負責人介紹,在購買消毒餐具前,餐館會與消毒餐具公司簽訂合同,若餐具出現問題,如有污漬、破損或消毒不過關,餐具公司將全權負責,餐館不負責任。
□正規廠家管理嚴格很多
記者曾以應聘者身份走訪了一家日送貨量30萬套的餐具消毒公司,該公司負責招工的車間主任丁先生要求辦理健康證。該廠廠房內所有工人均統一著裝,分揀餐具的工人均戴消毒手套、口罩、頭罩,搬運箱子的是專人,分揀工人不接觸箱子。
隨后記者對該公司進行明訪時,丁先生表示,該公司每一位員工入職前,都會進行2周以上的上崗培訓,包括個人衛生、廠區衛生、工作內容及方法等。他說,該公司工人的工裝包括上裝、下裝、雨鞋、手套、口罩和帽子,有專門的流水線對工裝進行消毒。另外,工人在分裝過程中必須全程佩戴棉線手套,每天至少更換4次。
該公司的流水線有70米長,一套餐具清洗消毒40分鐘,筷子、勺子和裝餐具的箱子都有專門的機器進行清洗。有專門的保潔員清洗機器,每天兩次。該廠還每天抽檢餐具菌落數量及是否有藥物殘留。
與之對應的是:這5家廠根本不管菌落總數與藥物殘留。
機器廠方工人須戴手套工作
康興餐具消毒公司所用的洗碗機生產商為武漢創聯機械有限公司。
該公司售后人員表示,他們的洗碗機有除渣設備、噴淋設備、浸泡設備、清洗設備、烘干消毒設備以及包裝設備,這些設備組成一條流水線。回收回來的餐具在進行除渣、噴淋后,由傳送帶送入由消毒液(粉)、浸泡液(粉)與水混合的浸泡池,進入由3個噴水泵組成的洗碗機噴洗,之后進入溫度在70℃以上的清水池清洗,再進行烘干。分揀過程需要人工參與,將餐具進行配套之后封裝,“這一過程中,工人須戴消毒手套、口罩以及頭罩”。
—監管
沒有監管,想怎么操作就怎么操作,這是京華時報記者在5家餐具消毒企業調查時發現的現實。5家企業中,只有康興餐具消毒廠總廠有工商營業執照,其余4家則證照全無。衛生部門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開辦這種企業無需辦理衛生行政許可證。
T04-T08版采寫/拍攝京華時報暗訪報道組
5家企業中只有1家有證
在北京市企業信用信息網,記者只查詢到了北京市康興餐具消毒有限公司的注冊信息,法人代表是孟辭云,地址在北京市朝陽區黑莊戶鄉大魯店二村210室。該公司的分廠記者未查詢到營業執照。工商部門工作人員表示,一家公司若要開分公司,必須另行辦理營業執照。
其余3家消毒企業,潔潔餐餐具清洗消毒中心無登記。餐潔仕老板娘稱,廠已建成5年,出廠的餐具均冠以“餐潔仕”的商標。記者查詢發現,名為“餐潔仕”的公司只有一家“北京餐潔仕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但該執照已被吊銷。
記者在搜索引擎中輸入“綠源潔美”,未找到任何有關信息,在北京市企業信用信息網中同樣未找到相關信息。
源頭源尾均無有效監管
康興餐具消毒廠老板孟先生稱,開辦餐具消毒公司需要辦理工商營業執照及衛生行政許可證。但記者致電北京市衛生監督所,工作人員表示開辦該企業不需辦理衛生行政許可證。
京華時報記者在這5家消毒廠調查期間,未聽說有衛生部門來檢查過。
記者致電北京市公共衛生服務熱線,工作人員表示對消毒餐具的抽查在衛生監督所的職責范圍內,此前有人舉報餐館消毒餐具不干凈,衛生監督所執法部門會去檢查,有時也去廠家抽查,但目前并沒有政策對衛生部門去廠家及餐館檢查的頻率作出規定。
餐潔仕消毒餐具公司的工人和老板均表示,他們公司開辦5年多來,從沒有工商或衛生部門的人來此進行檢查。綠源潔美公司的從業人員說法也與此相同。
于是,冠以“消毒”名號,被人直接進嘴的這些餐具,就以衛生的名義堂皇進入了市場。
記者在餐館了解到,他們的餐具也基本無人檢驗。
今年4月將出臺監管標準
市衛生監督所執法一隊隊長徐亞東曾對本報表示,北京市預計于4月份下發“北京市餐飲具清洗消毒企業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與“餐飲具清洗消毒企業衛生規范”,對相關企業實行準入制,并從工廠設計與設施、餐飲具采購、生產過程、工廠食品安全管理、個人衛生與健康要求等列出具體的操作準則。
據介紹,該標準要求餐飲具清洗消毒企業提供的餐飲具必須是采用耐高溫材質制成,且可重復使用;所用消毒劑必須符合國家規定,需要有“消字號”(批件);所有經消毒的餐飲具應達到無油漬、無水漬、無異味、無異物、感官指標達到光潔;因餐飲具消毒后不會馬上包裝,空氣中的微生物也會對潔凈的餐飲具有所污染,因此標準要求對包裝車間空氣進行消毒。
此外,該標準還要求消毒餐飲具獨立包裝上應標明餐飲具清洗消毒企業名稱、餐飲服務許可證號、生產地址、聯系電話、消毒日期及保質期限等內容。
徐亞東表示,標準出臺后,他們將對達到行業準入標準的企業發放生產經營許可證,并對不合要求的企業與抽檢不合格的產品進行公示。清洗消毒企業如不按規范從事餐飲具清洗消毒,提供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餐飲具的,由衛生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2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
下一篇:汕頭垃圾玩具猖獗 為多賣錢加毒